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教育 > 正文

被北大降200分录取的青年有何过人之处? 真相令人深思

2017-07-26 11:04 来源:华东日报 作者:张謇

核心提示

同样还有一位让北大甘愿降200分录取的少年名叫叶珈宁,不同的是,他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而是在高二时,就已经收到北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预录取通知书。在现

  央视网消息:高考557分,浙江排名71090名,却让清华、北大争相降分录取这个18岁的衢州姑娘,是因为成绩?颜值?还是家庭背景?

  当然都不是。这个姑娘名叫周孟佳,7岁起开始练习健美操,获奖无数,正是因为在健美操方面的优异成绩,让她“跳”进了中国一流大学!她的梦想是能够获得世界冠军,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被北大降200分录取的青年有何过人之处? 真相令人深思

  周孟佳比赛图片和所获奖项。

  当然,光环的背后是周孟佳十几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因为喜欢,无论春夏秋冬,周孟佳每天都训练4个小时。因为专注,每天早上5点就得起来看书背书,这一坚持就是11年。

  同样还有一位让北大甘愿降200分录取的少年名叫叶珈宁,不同的是,他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而是在高二时,就已经收到北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预录取通知书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叶珈宁从小喜欢阅读,喜欢研究信息学,但并不喜欢玩游戏。更重要的是他学习的那股子认真、专注的劲头让他成为班级里雷打不动的第一名,同时多次荣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奖项,还得过“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竞赛”金奖。

  叶珈宁对于未来也有清晰的目标:“希望能够在大学里接触前沿的科技,去做更多研究,能在中国的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点点的贡献。”网友纷纷表示:“学霸”已不足以描述这位天才少年了。

被北大降200分录取的青年有何过人之处? 真相令人深思

  叶珈宁。

  对于孩子的培养一直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当年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词,让家长无不为之“疯狂”。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破格录取,又让家长看到了正在下落的“馅饼”。为了培养特长,各种兴趣特长班塞满了孩子们的休息时间,绘画、钢琴、象棋、乒乓球、围棋、跆拳道、英语补习班、作文满分班......它们像细菌一样无孔不入,可是,究竟哪个是孩子的兴趣?

  前两天还有一个9岁的“小胖子”火了:2天上9个培训班,所有时间都在学习,就连去培训班的路上都要背课文、练唱歌,被网友亲切的评为“拼命哥”。还好体格健硕,一般人还真撑不下来......不知道“拼命哥”长大后要以哪一个特长挤进大学的门槛。要知道,他距离高考可只有两千多天啦!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越来越红火,但在家长眼中素质教育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孩子课余时间增多了。于是,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一些水平参差不齐 “名师”身份不明的培训班应运而生。

  “要想赚钱,就办补习班”、“ 一个暑假能赚辆轿车钱”、“租间房就能办补习班”,这些都是业内人士对培训班的“高度评价”。各类培训班的乱象,加上“别人家的孩子”的强大压力,许多家长也陷入了一种矛盾境地。

  那么,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周孟佳和叶珈宁就做了很好的示范,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长,一直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但反过来说,培养兴趣爱好并不是为了能让大学破格录取,而是为了丰富孩子的阅历,陶冶情操。总之,孩子的兴趣绝不是为了对付应试考试的。

  我们要相信在逐渐变革的教育体制是可以将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才送进大学的,但对于“优秀”的理解,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在上大学之前,大家学的是基础知识,有了这些基础的沉淀,我们在大学中才能有目标、有动力的创造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周孟佳和叶珈宁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不论是学广而闻多的通才,还是术业有专攻的专才,大学真正需要的是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专注。毕竟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文/戴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