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15:22 来源:华东日报 作者:张謇
中新社内蒙古呼伦贝尔7月26日电题:中国北疆的“绿色全覆盖”中新社记者李爱平10公里是绿色,50公里是绿色,100公里是绿色,500公里仍是绿色……驱车行走在盛夏
中新社内蒙古呼伦贝尔7月26日电 题:中国北疆的“绿色全覆盖”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10公里是绿色,50公里是绿色,100公里是绿色,500公里仍是绿色……驱车行走在盛夏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满眼望到的只有一种颜色——绿色。
中新社记者近日到此探访看到,拥有这一“景致”的不仅是久负盛名的中国最美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还有闻名中外的大兴安岭林区。
人到中年的蒋锡武是地道的呼伦贝尔人,他对记者表示,在草原与森林带来的绿意盎然下,呼伦贝尔已成为中外宾客每年夏天心向往之的地方。
呼伦贝尔市官方数据显示,该地区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其中有12万平方公里的森林、8万平方公里的纯天然草原,此外还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湿地及500多处湖泊和3000多条河流。
这处水草丰美的地方,一如中国古诗词所写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地居民安晓东说,正是有这么多的美好资源,呼伦贝尔市近年来才先后斩获各类殊荣,比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等。
呼伦贝尔的“绿色全覆盖”让这里的旅游业真正意义上做到游客“不请自来”。
记者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了解到,进入旅游旺季以来,从各大城市转机飞往呼伦贝尔的航班票价从不打折。机场一位工作人员说:“平常从呼和浩特到呼伦贝尔2000元(人民币,下同)的机票,最贵的时候甚至出现过6000元的时候,一票难求根本不是新闻。”
不仅如此,“绿资源”还为当地民众带来真真切切的“热效益”,其中最典型的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伐木工人。
作为中国四大国有林之首,该林区从2015年4月1日起正式结束了长达63年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历史。
“我们养的森林猪在山林里吃松子、喝泉水,住着统一规格的大猪舍,价钱卖得高。”当地人刘鑫说,过去的伐木工人目前已在林区从事木耳培植和野猪饲养,并打算重点发展榛子、蓝莓、药材、四季旅游等相关产业。
与呼伦贝尔的“绿色全覆盖”形成对应的,是内蒙古最大的湖泊呼伦湖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生态恢复”。
来自呼伦贝尔市政府的资料显示,位于呼伦贝尔地区的呼伦湖,由于近年来当地的生态恢复出现良性循环,加之官方投资20亿元启动呼伦湖综合治理工程,至2016年10月,该湖水位达到543.24米,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双双扩大。
呼伦贝尔地区的“绿色全覆盖”仅仅是一个缩影,作为中国北方生态屏障,内蒙古的“绿”字成果已经令外来访客印象深刻。“最早时我还担心有风沙,但到了这里却给了我惊喜。”从台湾来的范志凌就表示,形容夏天的内蒙古,除了“绿色”,他还真想不出其它字眼。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获悉,近年来,当地官方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善草原生态补奖补偿机制,内蒙古生态环境状况“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完)
本站讯 当下,纸媒的休刊、停刊与转型似乎已成为新闻界的常态。然而,拥有价值2000多万元不动产,负债仅三百余万元外债的《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以下简称产经报社),却在2024年7月30日,被团中央下属中华儿女报刊社申请破产,经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裁定进入破...
作者:李虎山 张根劳 2024年3月27日28日,绿色发展《西北建设》三秦行活动在汉中市勉县举行,西北建设杂志社领导及各地负责人、媒体采编人员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40多位媒体人深入该县唐家湾、龙湾和官沟村及杨家山油菜花景区进行调研,通过采访调研,参加...
来源:钢结构产业网 2024年3月13日-22日,由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产业网组织的第三十五届中国钢结构企业商务考察团圆满结束美国考察之行,满载而归! 此次考察团由钢结构产业网负责人杨丽利带队,开启为期10天的美国商务考察之行,从西...
共工日报网四川电(范琦 龚国林)第十四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于2024年3月16至18日在中国泡菜之乡四川省眉山市盛大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以健康食品世界共享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
中国非遗书画院 王欣报道,北京深秋的一个周末即 11 月 4 日下午两点, 非遗书画 院办公会议在北京宋庄中国国际卫视总台战略中心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金燕侠、周桂禄、关志英、于显中、陈军华、张清峰、王炳新、王欣、付勇、张东升。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讨论本...